我國擁有巨大的化工物流市場,尤其是危化品物流市場正逐年擴大。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物流事業部副經理王曉昀表示,目前我國化工物流市場規模大約330億元,其中,危化品物流市場規模每年可達220億元,并以每年10%的速度增長。僅道路運輸危化品每年就可達3億噸,其中劇毒化學品超過100萬噸。
面對如此巨大的化工物流市場,出于對安全因素的考慮,不少企業會傾向于選擇規模較大的物流供應商。但是很多中小企業反映,效果往往并不如意。一名小型化工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,由于自己的公司規模小、產量少,而且所生產的又是危化品,為了保證物流的安全性,公司在初次選擇物流供應商時,選擇了一家業內知名的大型供應商,但是沒想到的是,檔期卻排在了最后,一拖再拖,導致這批貨物差點延誤。 招商局物流集團有限公司業務部經理愈亮告訴記者,大型物流供應商接受的業務數量一般都比較大,因為這樣才能平衡其物流成本,如果產品只有幾萬噸甚至更少,甚至還不能抵消供應商的物流成本,就難以引起大企業的積極性。但是,很多中小企業面對“店大欺客”的不公待遇,還是愿意選擇大型物流供應商。記者了解到,這是出于企業對國內物流供應商服務水平的擔憂和不信任。 據王曉昀介紹,由于國內物流起步較晚,物流供應商水平參差不齊,有些供應商安全、環保意識不夠,打政策“擦邊球”現象時有發生。比如,危化品的倉儲環節,按照危險品等級劃分某產品,本來應該放在甲類倉庫,但是供應商為節省成本而偷偷采用乙類倉庫,這無形之中增加了安全隱患,而且一旦出現事故,責任賠償等也相對比較麻煩,還有的供應商明明不具備某些特殊化學品的運輸資質,卻也偷偷從事。而大型物流企業可以提供比較專業和規范的服務,尤其是針對危化品物流環節,其使用的運輸或倉儲設備一般都具備相對較高的安全標準。 但是,王曉昀同時告訴記者,在危化品物流方面,不少小型物流供應商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。比如目前國內出現了很多區域性很強的小型供應商,它們只負責甲地和乙地之間的物流服務,由于扎根于當地,具有很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機制,因此,對于恰好處于這個區域的化工企業來說,可以選擇這樣的供應商進行長期合作,這樣既可以降低成本,還可以提高效率。 他提醒化工企業,在制定物流戰略時,最好找專業的公司做一個規劃,找一個適合自己公司發展的供應商。中小企業在大型物流供應商那里很難尋求定制化的服務,但那些規模并不很大但卻能提供標準化服務,或者能夠提供針對某些具體產品的通用性服務的物流企業,顯然更適合自己。 專家還認為,化工企業要充分考慮物流供應商的HSE系統、管理能力、信息化水平以及潛在的長期合作關系等因素,按照自身具體情況對各個因素有所側重。比如,化工企業在產品開發和生產方面優勢明顯,想通過與供應商合作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可能更強調供應商對于物流服務的整合能力,而對于成本關注不大; 如果企業的產品對于環境、安全、健康影響較大,而國家又有嚴格立法時,可能更強調供應商的HSE系統;對于產品危險性較小的企業,可能更看重供應商的價格等。同時,物流企業也應該看到這些需求,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