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種“新”的汽車能源,來自于北京市的安定垃圾填埋場。這里填埋的垃圾,每小時可以發酵產生2000立方米的沼氣,一天即可達到4.8萬立方米。目前,這里的沼氣只能燃燒處理,以免沼氣直接排入大氣造成污染或形成爆炸隱患。
10年,北京市環衛集團將在這個填埋場投資上千萬元,建造綜合處理填埋場沼氣的設施。那些有用的氣體,通過機器收集到特殊容器中,然后冷卻到零下160攝氏度(相當于月球表面背陰面的溫度),讓可燃氣體成為液體;然后,這些液體通過一系列物理、化學操作,提純為以甲烷(天然氣的主要成分)為主、可以供汽車使用的能源。 和目前公交車使用的壓縮天然氣相比,這些來自垃圾場的天然氣在液體狀態下運輸、儲備,最后充入汽車“油箱”。為方便加氣,還將建一個專門的液態天然氣加氣站。 除了安定填埋場的氣體用于做燃料外,其余填埋場的沼氣也以各種方式得到再利用。例如,北神樹填埋場利用填埋氣進行發電,可以穩定供應2000千瓦的發電容量,使填埋場日常生活和生產作業所需用電量自給自足。阿蘇衛填埋場利用填埋氣進行并網發電,該系統一期裝機容量為2724千瓦,可供北京市約1.7萬戶家庭使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