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湖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,排在第一的是先進裝備制造業,而先進裝備制造業中,排在第一的是中高端工程機械裝備業。湖南是全國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,今后的發展不可能去搞大量消耗資源能源、污染環境的經濟,必須走綠色發展、低碳發展、可持續發展的路子。在此種情況下,工程機械產業應擔當起歷史責任,實現產業由“內需型”向“國際型”轉軌,由“規模增長型”向“核心能力增長型”轉軌,為湖南的“四化兩型”建設再立新功。 為實現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,徐守盛要求行業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,增強產業零部件綜合配套能力,大力發展產業社會化服務,大力培育產業人才,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。他認為,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盡管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,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粗放式發展模式,行業發展過度依賴實物產品產量的高速增長,現代制造服務業的發展嚴重滯后;支撐高端產品發展的技術相對匱乏,創新能力還不足以承擔起支持全行業技術升級的重任;配套體系不發達,一些關鍵零部件嚴重受制于人。他希望工程機械行業瞄準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,不斷增加自身研發投入,加大創新能力建設,積極推進原始創新、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創新,盡快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重大關鍵技術,迅速轉化為先進生產力。他要求省內有關部門在安排省里的新型工業化引導資金、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引導資金時突出重點,給予工程機械行業重點支持。在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攻關方面,他要求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,收攏五指,形成拳頭,各個擊破。他要求省內零部件企業要按照產業鏈分工,積極爭取與省內外、國內外主機企業形成配套。要與主機企業同步開發、同步技改、同步發展,走“專、精、特、新、優”的路子,形成綜合配套能力,在滿足省內龍頭企業配套需求的同時,爭取使產品打入國際國內零部件采購體系。 |